EVENTS
Seminars
【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论坛 2025年第11期(总622期)】高效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设计
浏览次数:
speaker: 郑子龙 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place: 物理大楼中212报告厅
time: 2025年5月08日(星期四)下午15:00-16:30

“双碳”规划中太阳能发电将在2050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占比39%),太阳电池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光敏活化层产生光生载流子,是光电转换的核心功能材料;按材料属性可分为有机体系、无机(包含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材料。光电物理转换过程分为三步:光生激子、激子解离和载流子抽取;其工作原理都是光生激子与载流子发生的微观“粒子”能量转换。困扰上述太阳电池材料发展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载流子复合湮灭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我们开发融合材料介电属性的新密度泛函方法,以微观模型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大幅提升为前提,对介观分子动力学形貌进行空间分割和局部电子态并发计算,结合Kinetic Monte Carlo方法扩展模型空间尺度,实现近宏观 “真实薄膜”中光生载流子输运的理论研究;采用“微观-介观-宏观”多维协同研究策略,揭示了太阳电池材料“元素组成-结构形貌-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为研发新型、高效太阳电池等光电转换材料铺垫重要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