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第六届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举行
Time:2020-03-10ClickTimes:

第六届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举行

第六届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 “原子核物理最新前沿”于2011年8月27-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暑期学校开幕式由中方主席、学校发起人之一的孟杰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沿林教授代表组织单位致欢迎辞,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放射性核素物理首席科学家Sakurai教授介绍了暑期学校的目的和宗旨,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GANIL)主任Gales教授介绍了世界核物理发展趋势和法国参与组织和支持暑期学校的意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卫平教授根据自己参与历届暑期学校的组织和活动经历,对与会学员提出了要求和勉励。

该系列暑期学校由北京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1998年共同发起,已分别于1999、2001、2004、2006、2009年在北京举办了五届。第六届暑期学校的组织单位包括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德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GSI)、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GANIL)、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核物理学会和北京大学。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RIKEN、GSI、GANIL、Helmholtz International Center (HIC) for FAIR、ExtreMe Matter Institute (EMMI) at GSI、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核物理学会、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助。

本届暑期学校共邀请了来自法国、德国、日本、波兰、美国和中国的K. Blaum、S. Gales、T. Nakatsukasa、M. Ploszajczak、P. Ring、H. Sakurai、A. Schwenk、B. Sherrill、I. Tanihata、林承键、柳卫平、叶沿林、张玉虎、周善贵等十四位学者授课。来自南非Stellenbosch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20个大学和研究所的106名学者和研究生以及16名高年级本科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暑期学校的学习。

本届暑期学校的主题“原子核物理最新前沿”直接针对当前核科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世界新一代装置产生的放射性核束给核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介绍与讨论。对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大发现,例如弱束缚非稳定核中存在的“晕”和“皮”分布、滴线原子核的双质子关联发射、非线性多体关联、集团自组织、连续态强耦合、开放量子体系、壳模型、密度泛函理论、有效场论、超重元素的性质与合成、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的精确测量、核天体物理学及相关实验技术、宇宙演化、恒星中的元素合成、大科学装置和原理等,进行了系统讲授。这些授课扩大了学员的核物理学知识范围,对核能的和平利用以及核科学技术在医学、生物学、脑科学中的应用将产生积极意义。很多学员表示,通过向国际一流专家学习,并与之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收获颇丰,并希望计划两年一次的暑期学校一直进行下去。部分学员还曾经参加过前几次的暑期学校。

本届暑期学校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FRIB (Facility for Rare Isotope Beams) 项目首席科学家Sherrill教授对参与主办该系列暑期学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回国后将与美国能源部资助的FRIB项目负责人就相关事宜进行探讨。同时,清华大学也表示将参与暑期学校的组织工作。

本届暑期学校还吸引了一批本科生前来学习和进行志愿服务。他们纷纷表示,能够有机会亲临会场了解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动向,并和国际顶尖的核物理学家面对面的座谈,不仅可以知道最新的科学前沿,而且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给学生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

暑期学校的负责人为德国H. Feldmeier教授、中国孟杰教授、日本H. Sakurai教授。

点击本文图片可见更加清晰显示